日本核废水正式排海。面对这个事实,我们除了大力谴责之外,坚决不能坐以待毙。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01

日本排放核污水的背景


(相关资料图)

2011年,日本东北部太平洋地区发生9.0级地震,随即引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为冷却反应堆,原子炉内被注入海水,由此形成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

2021年,日本政府公开宣称因核污水存储罐已接近满载,决定将过滤稀释后的核污水向海洋排放。

2022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海洋排放设施工程正式开工。

2023年,核污水排海设施试运行,并于8月22日日本首相宣布,将于8月24日开始排海。

同一时间,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不正当、不合理、不必要,中方严重关切并强烈反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核污水的处理一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在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和质疑声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于8月24日下午正式开始排放入海。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和反对声音。

02

日本核污水正式排放

而据多方媒体披露,东京电力公司计划从24日下午1时开始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处理水进行海洋释放,将在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整个排放过程预计长达30年,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电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

其实在日本政府公开宣布要将核废水排海这一决定后,网上就有很多质疑和模拟污染传播的各类分析和科普,在日本宣布核污水排海决定后,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2011年对福岛核废水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染水排放后240天将到达中国近海,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海岸并几乎覆盖整个北太平洋。

随后,污染物将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美国海岸迅速扩散至南太平洋,并经澳大利亚北部海域进入印度洋。研究还指出,在核污水排放初期应重点关注对亚洲近海的影响,但后续需重点关注对北美近岸海域的影响。

03

排放之后我们怎么做

日本核污水于24日已正式排入大海,一天排放200余吨,基本以35吨/小时的速度进行的,面对这个事实,我们除了大力谴责之外,坚决不能坐以待毙。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外交方面,我们还是应该继续保持强硬态度,国内层面,应该针对多个维度展开措施。

污染监测处理方面

昨日陆续有水处理公司发布自身是否具备污水处理的解决方案,像一些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有对应的核污染防治和核污水处理的技术和设备,尽早干预我们还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海水污染扩散造成的危害。

民众舆论方面

群众情绪也应该尽量安抚,昨日海关总署已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农业农村部也表示会加强水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管。

海关总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摘要: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03号(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 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

农业农村部:加强水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管

农业农村部24日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13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其中提到,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指导各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水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水产品投入品使用监管,加大市场准入查验和执法查处力度,不断健全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同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森林表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事故导致的日本输华食品放射性污染问题,持续开展对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的评估并及时应对。所以我国民众也不需要太过恐慌。

我们只能把可以做的都做了,尽人事听天命,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