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6月14日讯(记者 许奕梅)大家都想要身体健康,身形苗条,但现实是有一种非常普遍而且尴尬的体形:“瘦胖子”,即腹型肥胖,通常表现为“啤酒肚”“游泳圈”。这不仅在成年人中多见,不少儿童和青少年也成了“瘦胖子”,小小年纪,脂肪肝、高尿酸等就找上了门。

案例

男童吃成“瘦胖子” 还查出脂肪肝高尿酸


(相关资料图)

“孩子长得白壮结实,个子高,怎么会是肥胖,还有脂肪肝?”日前,家住市区的8岁小兵(化名)因天热中暑头晕,在妈妈的陪伴下到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却被告知孩子有脂肪肝、尿酸升高,妈妈惊得一时难以接受。

一般8岁男童平均身高130厘米,平均体重38公斤,而小兵身高140厘米,体重50公斤,比别人高一个头,长得白壮。医生还注意到,小兵四肢纤细修长,腰部却有点像“小圆球”,腰围有72厘米,表现为腹型肥胖。

这是咋回事?经向妈妈了解,小兵多由爷爷和奶奶照顾生活起居,从小他想吃什么就让吃什么。每天幼儿园放学路上都要先吃下两三个肉包子,回家晚饭吃得不少,食量跟成年人差不多。

老人见孩子能吃能睡,自然欢喜得很。而小兵还爱喝可乐等碳酸饮料,吃油炸食物,家人没有过多限制。因孩子不爱喝水,担心孩子口渴,直接让孩子饮料当水喝。不仅如此,孩子还有吃夜宵的习惯。

针对小兵的情况,医生开出了饮食和运动指南,给他量身制定健康管理方案。

医生告知家长,好在小兵年龄小,及时发现脂肪肝,未出现肝损伤。如坚持遵医嘱干预,做到3个月到半年里不增重,之后再逐渐减重,各项指标能恢复到健康水平。

病因

孩子长“游泳圈” 爱吃零食久坐不动是祸首

很多人可能对“瘦胖子”这个词感到陌生。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博士朱庆龄介绍,“瘦胖子”就是指腹型肥胖,通常表现为“将军肚”“啤酒肚”“游泳圈”。根据脂肪组织分布部位差异可将肥胖分为向心性肥胖和周围型肥胖。向心性肥胖又称腹型肥胖或内脏型肥胖,内脏脂肪增加,腰臀比增加,此类肥胖发生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腰围和腰围身高比是判定向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可以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在我国,成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即为腹型肥胖。

朱医生称,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孩童。1岁以内、5到6岁和青少年为发病的高峰人群,这三个年龄段的肥胖以细胞数量增多为主,比较容易发展为持续肥胖,且不容易减肥。

那为何会出现腹型肥胖呢?朱医生表示,“瘦胖子”孩子的生活习惯大多不太健康。有的不吃早餐,却爱吃零食。零食、甜品脂肪含量高,多食会导致肥胖。薯片等膨化食品含淀粉多,糖果、甜饮料含糖多,产生的能量消耗不了,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很多孩子还喜欢久坐不动,不运动就容易导致肥胖。

危害

肚子肉越多 脂肪肝发生率越高

有的人会觉得,孩子胖一点没事,努力瘦下去就好了,而朱医生提醒,做“瘦胖子”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小。

研究指出,每增加9.2%的体脂肪率或36毫升内脏脂肪,大脑相应的认知功能加速衰老1年,就是肚子肉越多脑子可能越笨。人体腹部空间有限,又充满着各种组织器官,当腹部脂肪越来越多时,不仅会挤压脏腑,还可能嵌入各组织器官中,影响其功能。

朱医生介绍,“瘦胖子”除了容易伤脑,脂肪肝发生率较高,在超重、肥胖者中50%肝内脂肪沉着,重度肥胖者绝大多数有脂肪肝。

腹型肥胖还可导致人体脂联素含量降低,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易发生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腹型肥胖者血浆中的瘦素水平较高,会对肾交感神经活性和动脉血压造成刺激,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还会造成肾组织纤维化等病变。

此外,腹型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腰围每增加1.22厘米,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9%。腰围每增加1.32厘米,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3%。

不仅如此,“瘦胖子”的患癌风险也增加了。研究显示,腰围每增加11厘米,患相关癌症风险增加13%。该研究还指出,超重被认为是排在吸烟之后的第二大癌症诱因,主要涉及肠癌、胃癌、乳腺癌及胰腺癌等13种癌症。

预防

均衡饮食合理运动 赶走“瘦胖子”

既然当“瘦胖子”这么不好,那儿童青少年要如何预防呢?

朱医生指出,青少年的减肥方式与成年人有一定差异。因为儿童和青少年还处于生长发育期,超重和肥胖的治疗是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使体脂减少并接近正常状态,同时又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对于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肥胖或伴有肥胖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或并发症治疗。

“不要用‘饥饿疗法’给孩子减肥,治疗方法以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干预为主。”朱医生表示,“管住嘴,迈开腿”一直是最基本的“减肥良药”。

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大幅摄入高密度营养食物如优质脂肪、蛋白质,通过改善机体营养需求而减肥减脂,包括:减少每日碳水摄入量,控制快餐、甜食和含糖饮料及高脂高纳加工食品的摄入,少吃或不吃米、面食物、含糖饮料、高糖食物等。摄入大量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增强饱腹感的粗杂粮,少量低糖水果、坚果、豆类食物和适量低糖全脂奶,并要规律定时进餐。

“如果已经是‘瘦胖子’,建议饮食调理过程在专业医疗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朱医生称,除了合理饮食,运动不仅能帮助消耗热量,还能增加身体的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氧运动是目前减少内脏脂肪最有益的活动。3到5岁儿童每日不少于60分钟的体育运动,青少年要不少于一个半小时户外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健身操、跳绳等。同时要做一些耐力和间歇训练,限制久坐行为。

除了全身运动,每周还可以做一两次“虐腹”运动,如平板支撑、臀桥等,每个动作坚持20秒左右,5个为1组,做3到4组。

此外,睡眠不足会让大脑分泌饥饿激素和皮质醇,导致人在熬夜时总想吃东西。而熬夜会影响肠道菌群,促进对高热量食物的摄取,让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所以要保证孩子充足睡眠,真正实现健康减重和保持身体健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