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资料图片)
深圳,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伶仃洋,南与香港山水相连——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这座城市近3.5万公顷湿地,尤其全市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承担着抗风防涝、净化水源、固碳储碳等多重生态功能。
日内瓦当地时间9月6日15时23分,《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
目前,深圳全市(不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湿地总面积近3.5万公顷,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为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的落地打下客观基础。
另一方面,近年来,深圳不断向世界彰显一座超大规模城市平衡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显著成果:“十三五”期间湿地保护面积达43.33公顷,目标“十四五”期间营造及修复红树林面积51公顷以上,确保全市湿地保护率达50%。
据悉,未来国际红树林中心将通过建立开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城市中心的“海洋绿肺”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它们的旅程千里迢迢,期间危机重重,只为一个目的:生存。”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在纪录片《迁徙的鸟》中提到,候鸟年复一年地完成着对自然、对生命的承诺,迁徙之路艰难而充满未知。
而在东半球的中国,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是国际候鸟重要的栖息地和南北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每年近十万只往返于东亚至澳大利西亚的国际候鸟在此停歇。
“越冬候鸟无法在城市大楼间穿梭。得益于深圳前卫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大量绿地得以保留,从深圳湾到笔架山、莲花山,一直到梧桐山,连起来形成了候鸟的迁徙通道,也形成了深圳的一道生态屏障。”红树林基金会(MCF)联合创始人、副理事长孙莉莉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为“海洋绿肺”留出空间,为候鸟迁徙留出通道,深圳做出了相当程度的平衡取舍。
据孙莉莉介绍,早在20世纪80年代,深圳就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态保护红线”,全市约50%陆地面积被划入红线内,不允许进行破坏性开发,梧桐山、大南山、笔架山等因此得以保留。
目前,深圳全市(不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湿地总面积近3.5万公顷,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集中分布在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宝安区沙井、福永、西乡,南山区沙河,大鹏新区坝光、葵涌、南澳等地。
2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公布,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等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尤值一提的是,福田红树林湿地是我国唯一地处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去年《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将加强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
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深圳要高品质打造宜居城市,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开工建设红树林湿地博物馆。
近期,全国第一家红树林博物馆——由国家林草局与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设的“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完成施工预招标,同样选址福田中心区,融合飞鸟、红树等元素,将与国际红树林中心一道,打造深圳城市生态文化的新名片。
(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效果图,图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目前,深圳正加快编制《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深圳市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详细规划》,经济特区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湿地保护条例》亦有望尽快出台,为湿地保护事业提供顶层设计保障。
“十四五”期间,深圳目标营造及修复的红树林面积51公顷以上,确保全市湿地保护率达50%,同时探索适宜深圳国际化大都市特征的湿地保护形式,力争在2035年前建成国际湿地城市。
从深圳出发联结世界
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于深圳、于我国而言是一张全新的生态名片。而在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全球红树林面积以每年0.7%的速率减少的大背景下,深圳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在全球生态保护事业中谋划和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据了解,国际红树林中心提出六项具体目标,分别为促进红树林知识创新与共享、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发展红树林自然教育体系和公共服务、提高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能力建设、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优先项目、探索建立蓝碳核算体系。
锚定上述目标,今年以来,深圳动作频频,成效渐显。
在提高红树林保护修复能力建设方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加快部署建设优势特色海洋学科,设立“红树林湿地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中,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担任完成单位的项目“红树林生态系统全链条精准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还获得“科技成果推广奖”拟奖。
在湿地教育方面,7月6日,首届中国红树林湿地教育CEPA国际研讨会暨2023年中国自然教育大会湿地教育CEPA分论坛在深圳召开,邀请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6个湿地代表进行国际优秀湿地教育中心案例分享。
“湿地教育CEPA对于支持保护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强调湿地的内在价值和生态服务,可以激励个人成为保护湿地的积极倡导者。需要抓住机遇,深化伙伴关系,交流知识和想法,并采取有效行动,为我们的湿地和下一代确保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东亚-澳大利亚迁飞区伙伴关系(EAAFP)秘书长Jennifer George表示。
会上,福田区与中国林学会共同签订合作备忘录,确定将中国湿地教育CEPA国际研讨会作为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的固定分论坛,每年在福田区举办,将论坛打造为中国湿地教育进行专业交流与合作的品牌。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孙莉莉认为,以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为契机,在深圳筹办国际论坛、专项培训等,有利于团结全世界拥有红树林湿地的国家和地区,也将吸引全球红树林研究人才加盟深圳。
探索海洋蓝碳价值转化
让红树林得到长期、稳定、持续的保护,还需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建立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激励机制。
继绿碳持续走热,“蓝碳”也渐渐进入公众视线。据了解,蓝碳具有固碳量大、效率高、储存时间长等特点,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是国际认可的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
然而,我国蓝碳交易相关工作起步较晚,规章制度、行业规范相对缺乏。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建设目标之一,即是探索建立蓝碳核算体系,建立开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
去年11月,深圳银保监会等4部门下发《关于印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推动蓝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理财资金、保险资金积极参与海洋产业政府引导基金,鼓励保险资金投资设立海洋产业投资基金。
7月25日,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签订《红树林碳汇赠险协议》,标志着深圳正式建立蓝色碳汇保险补偿机制。
红树林保护项目所产生的碳汇,还需一份更加严谨、规范的评估指南。
为此,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引进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专家智库,基于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数据,编制发布了《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成功填补国内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类碳汇项目方法学的空白。
不久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公告》,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9月26日将在深圳拍卖。
根据拍卖公告,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约126公顷红树林地保护活动在第一监测期内(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产生的碳汇量为38745.44吨,其中的3875吨用于公开拍卖,起始单价183元/吨,竞买保证金36万元整。
这意味着,深圳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再进一步,有望为海洋蓝碳价值转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